兰州新区晋升国家级“指日可待”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2-04-06 阅读量 :
新区是抢抓政策机遇的典范
“从一定意义上讲 ,政策是机遇 ,是项目 ,是资金 。”陆武成在多次会议 、多个场合都强调这个理念 。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就是我市抢抓政策机遇的一个成功事例 。近年来 ,我市抢抓国办29号文件“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发展 ,支持兰州高新区 、经济区增容扩区”的政策机遇 ,跳出老城建设新区 ,适时启动了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高新区 、经济区增容扩区 。陆武成认为 ,“三区”开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兰州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 ,为拓展发展空间开辟了一条新路 。
值得关注的是 ,前不久 ,国家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将兰州新区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建设 ,明确提出要把兰州新区打造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区 ,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 ,内陆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 、扩大城乡就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 ,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 ,国家发改委已征求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 ,国务院也将很快研究兰州新区升级的问题 。
“可以肯定地讲 ,用不了多久 ,‘兰州新区’将会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毋庸置疑 ,这为我市乃至全省跨越发展都将带来更加难得的重大机遇 。”陆武成说 。
构建产业发展大平台
兰州新区晋升“国家级”后 ,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 。
陆武成认为 ,在这个关键阶段 ,我市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 ,加大开发力度 ,加快建设速度 ,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
“要加快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这是陆武成提出的第一要点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高新区 、经济区增容扩区 ,以及各县区产业园区建设 ,着力构建“3+8”板块经济体系 ,强化发展的平台支撑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 ,一手抓产业项目建设 ,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发挥优势 ,积极对接 ,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根据“三区”和县区产业园区各自的发展定位 ,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 、带动能力强 、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大项目 、好项目 。
“加快推进转型跨越 、率先崛起 ,必须坚持基础先行 。”陆武成说 ,这是“走出去”考察后得到的启示 。无论是港澳台 ,还是合肥 、芜湖 、贵阳等城市 ,都非常注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路网建设方面 ,通过高架 、下穿 、外环等办法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形成交通大循环 ,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比如 ,合肥市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 ,累计投入1195亿元 ,建成道路864公里 、桥梁107座 ,同步推进水 、电 、气 、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贵阳市坚持以路网引领城市发展 ,近五年共投入城市交通建设资金330多亿元 ,相当于以往20年市政道路投资的总和 。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 。目前 ,我市的经济结构虽然呈现了“三二一”的“倒金字塔”形的格局 ,但产业之间 、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因此 ,必须通过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调整优化三次产业 ,整体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
“加大开发力度 ,加快建设速度 ,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陆武成指出 ,要按照“改造提升老的 、培育发展新的 、积极扶持大的 、着力壮大小的 、做精做深特的”思路 ,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不懈地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石油化工 、有色冶金 、装备制造等传统骨干企业焕发生机 。
同时 ,要发挥兰州在科技 、人才 、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进一步加快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制药 、高端装备 、现代物流 、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尽快形成多元支柱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