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房地产业内并购序曲奏响 招商首开展开收购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2-01-05    阅读量 :

在严打令仍未见松绑之际 ,房地产业的业内并购已初现端倪 。首开股份和招商地产昨晚就同时公告称 ,收购了有土地资产的两公司部分股权 。

  根据首开股份昨晚发布的公告 ,该公司受让葫芦岛打渔山园区人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人和投资”)持有的葫芦岛首开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葫芦岛宏泰”)30%的股份 ,以完成对葫芦岛宏泰的百分百控股 。收购资金不超过1.05亿元 。

  截至2011年8月31日 ,葫芦岛宏泰评估前净资产为1.987亿元 ,评估后净资产为3.5亿元 ,净资产增值率为76.71%.今年的5月24日 ,首开股份出资1.4亿元与人和投资合资成立了葫芦岛宏泰 ,占70%股权 。

  同晚 ,招商地产和招商局B也发布公告称 ,近日招商地产以股权转让的方式 ,收购了青岛中润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51%的股权 ,中润德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中润德拥有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四块土地的使用权 。地块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空港经济区 。

  分析人士称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不放松的情况下 ,行业内的“大鱼吃小鱼”已显端倪 。一上市房企公司董秘认为 ,所谓“大鱼”并不一定是大型房企 ,而是那些拥有充沛现金的大中型企业 。

  面对“现金为王”的首开和招商,一些缺钱的地产公司则要依靠靠股权质押挨过冬天 。

  宜华地产昨晚公告称 ,其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宜华集团”)将其持有宜华地产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2500万股(占所持股份的7.716%)质押给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冻结期限自12月27日至宜华集团向登记公司办理解除质押为止 。

  相关阅读 :调控改变行业生态 房地产代理公司暗夺客户

  房地产行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巨变 。

  12月22日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副董事长兼总裁卢航略带兴奋地向本报记者透露 ,某开发商40%以上产品来自二手房经纪公司 ,经纪公司从二手房农户变成了新盘猎人 。

  一方面是开发商向占有渠道优势的二手房机构伸出橄榄枝 ,另一方面是迫于成交下滑的二手房公司不得不另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弱市之下 ,开发商更强调结果导向 ,哪家代理公司能够立竿见影地实现销售业绩 ,哪家公司就会获得重用 。和黄开发的御翠尚府 ,邀请了7家一二手房代理机构近千人竞争 ,销售业绩不错 。

  据本报记者了解 ,12月初 ,满堂红已关了8家店铺 ,并退出上海市场 。合富置业的二手住宅买卖成交量跌去7成左右 ,许多大型二手中介将业务重心转至一二手联动 。

  卢航告诉记者 ,二手房中介的代理费在2%至2.5%之间 ,远高于传统的新房代理公司0.8%-1%的佣金 。21世纪不动产在北京参与代理的新房项目 ,远不及在上海的代理数量 。该公司上海区域近3月销售新房的总金额达到25亿元 ,目前新房代理业务占其总收入的50%左右 。

  融科置地望京项目一位负责人表示 ,任何模式都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融科与二手房中介合作的感触是 ,营销人员要主动寻找客户 。采取一二手联动 ,可避免每到一个地方就募集一个新的营销团队 ,从融科望京产业中心的销售情况看 ,这种模式具备复制价值 。

  住宅限购 ,推动了商业物业租金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从而惠及了按比例收取佣金的中介 。以北京为例 ,12月27日 ,高力国际发布2011年北京物业市场分析报告称 ,北京的甲级写字楼租金全年大幅上涨 ,整体平均租金同比去年上涨幅度达42.64%.

  交易活跃 ,水涨船高 。尽管部分公司的高档住宅代理业务受到影响 ,但以资产管理、办公楼服务 、商铺业务 、物业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外资背景代理行获益匪浅 。此前 ,高玮环球 、第一太平戴维斯 、世邦魏理仕 、仲量联行等外资背景代理行均向本报记者表示 ,大中华区业务增长强劲 ,并表示未来要加大大中华区的业务投入 。

  很多二手房中介也同样增加了商业地产业务 ,例如21世纪不动产 、我爱我家都成立了相关的商业地产业务部门。在另一个战场 ,新的竞夺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