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 :正处不进则退关键期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1-04-18 阅读量 :
当前
,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
。在密集调控措施之后
,一季度房价环比价格下降
、涨幅缩小的城市个数明显增多
,实施限购的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初步得到遏制
,市场预期转变
。但是
,也有一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
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在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坚定调控信心
,保持调控力度
,强化政策落实
,扩大调控成果
,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这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政府公信力的关键之举
。
1
、密集出台政策
:
显示中央政府调控楼市决心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调控
。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加力
,向纵深挺进
。
调控力度前所未有
。限购
、公布房价年度控制目标
,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营业税由差额征收变成全额征收
,明确约谈问责内容
,信贷
、税收
、行政等多种手段并举……动用政策工具之多
,历史罕见
。房地产税酝酿多年终于试水
,上海
、重庆经国务院批准后成为房产税试点城市
。
调控措施之细前所未有
。着力解决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
、信息不透明
、价格欺诈等问题
,发展改革委要求
,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实行一套一标
;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哄抬租价
、欺骗老百姓等违规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
;加强对“高价地”的控制
,国土资源部要求“坚决杜绝土地出让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类地价历史最高价的情况”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
,相关部委不断发出通知
,完善调控政策
。
调控中更加突出双轮驱动的特点:一方面加大力度调控房地产市场
,稳定房价
;另一方面又以大规模投资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
,这些举措向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是坚定的
。
2
、市场处于胶着状态
:
表明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期
在持续发力调控下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
从环比看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
、涨幅缩小的城市个数明显增多
。与1月份相比
,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加了5个
,价格上涨的城市个数减少了4个
。2月份环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7个
,比1月份减少了12个
;环比价格涨幅比1月份缩小的城市有44个
。
从同比来看
,与去年同月相比
,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
,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下降的有1个城市
,同比涨幅回落的有31个城市
。
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
,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明显遏制
。根据权威部门的监测情况
,今年3月份
,已实施限购政策的39个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比1月份下降40.1%
,部分城市降幅超过50%
,一些城市外地居民的购房比重与1月份相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月份至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143万平方米
,增幅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
:“调控已经对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
,成交速度普遍放缓
。随着去年大量开工的产品逐渐转入销售
,未来整体住房供应将进一步增加
,行业的存货压力将进一步上升。”
但是应该看到
,当前的调控效果只是初步的
,一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限购”因此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道分水岭
。重点城市实施住房限购后
,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向中小城市“加速跑”
,从而带动了部分中小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趋于活跃
。据权威部门监测
,3月份
,51个未实施限购的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其中有18个城市比1月份增长20%以上
。
随着调控不断深入
,市场呈现出胶着状态
,消费者持币待购
,开发企业放缓推盘
。不少人在观望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当前
,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了关键时期
,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一旦政策松动
,将功亏一篑
。
3
、落实政策
:
考验地方政府执行力
“房价控制目标制定的时候是否征求过社会意见
?”
“今年计划开工的保障房资金来源有哪些
?”
“保障房供地已经到位
,普通商品住房供地能跟得上吗
?”
……
每到一座城市
,国务院督查组都要详细核查地方政府汇报的材料
,随机抽查保障房项目
,到银行看差别化信贷政策是否执行
,了解土地供应等情况
。
为确保调控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从4月上旬开始
,国务院派出了8个督查组
,对16个省(区
、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
。
中央出台的调控措施是否能够落到实处
,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为群众所广泛关注
。
以房价控制目标的出台为例
,中央政府明确要求
,一季度公布本地区房价调控年度目标
。有的城市在3月份结束之际
,连夜出台调控目标
;有的城市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同
;还有的城市没有按期公布
。一些专家提出
,从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看
,有关部门对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考虑不够
。
还有就是保障房建设
,也是对落实政策的考验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介绍
,2011年要完成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资大概在1.3万亿元左右
。其中
,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来的
。剩余的5000多亿元资金
,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
。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因此
,地方政府要投入资金4000亿元左右
,同时还要保障足够的土地供应
。保障房建设能否顺利推进
,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尤为重要
。
人们期待着
,经过持续不断地调控和政策落实
,房地产市场才能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住有所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